測量過程分為三個階段
(1)準備階段。主要是選擇測量方法及儀器儀表。
(2)測量階段。注意測量的準確度、精密度、測量速度及正確記錄等。K4B2G1646Q-BCK0
(3)數據處理階段。將測量數據進行整理,給出正確的測量結果,繪制表格、曲線,做出分析和結論。
例如,要求鑒定或驗收一臺測量儀器儀表,應明確下列諸項:
①對實驗室或科研室的檢驗儀器儀表,除做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外,還應當給出儀器儀表的精確度等級及其修正值,并且要注意檢驗的可靠性。
②明確儀器儀表各項技術指標的意義及各項誤差所對應的工作條件(環境溫度等)。
③對于標準儀器儀表應有嚴格的要求。首先需要確定標準儀器儀表的極限誤差。當標準儀器儀表與受檢儀器儀表同時含有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時,標準儀器儀表的誤差可以忽略的條件是:標準儀器儀表的容許誤差限應小于受檢儀器儀表容許誤差限的1/3~1/10。例如,欲鑒定準確度為1.0級的儀器儀表,應選擇經過校準的0.2級儀器儀表做標準表。如果標準裝置是一套比較復雜的設備,還應當考慮對標準裝置中各部件進行誤差分配,并做綜合誤差的校正核準等。
④檢驗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利用比較原理直接檢驗受檢儀器儀表的總誤差;另一種是先檢驗各分項誤差,然后再進行合成(稱間接檢驗)。至于采用何種檢驗方式合適,應視各種儀器儀表的具體情況決定。
通過本章對系統誤差、隨機誤差及疏失誤差三種誤差的分析,誤差理論,測量不確定度,數據處理,以及最佳測量方案的選擇等內容的敘述,通過上述全面系統地論述,有關誤差理論,測量不確定度及處理措施都很重要,應當很好地掌握。只有測量誤差,測量不確定度被限制在定范圍內,測量才具有實際意義。